國際快遞包裹快件DHL,UPS,到CAMBODIA,柬埔寨,空運,快遞到門

國際快遞包裹快件DHL,UPS,到CAMBODIA,柬埔寨,空運,快遞到門
7月27日,西港省衛生局發布通告指出,西港疑似爆發“基孔肯雅熱”,引起廣大民眾擔憂。
通告稱,目前該疫情還不是很嚴重,但是需要多加防范。民眾若出現發燒、紅斑點和手腳酸痛等疑似感染“基孔肯雅熱”的癥狀,必須到國立醫院和診所接受治療。如果要確認是否感染“基孔肯雅熱”,必須取樣送到金邊巴斯德研究院檢測。
通告強調,該疫情不會像登革熱或其他傳染病一樣導致死亡。不過,民眾要注意生活環境衛生,預防蚊蟲滋生。
西港省國立醫院院長表示,目前還沒有任何疑似感染“基孔肯雅熱”的病患住院。
自7月20日起,波貝有近100人染上“怪病”,癥狀為發燒、關節疼痛、皮疹,甚至全身抽搐,引起關注。隨后,這些患者被轉診至省級醫院治療,醫生迅速核查病因。擔心為新冠疫情,衛生部門還提取了11人的樣本進行病毒檢測,還安排專人在病毒區域噴灑消毒劑。因為感染人數快速增加,波貝所屬卜迭棉芷省成立工作組,對來自6個村莊的164人進行檢查,其中包括住院的32人。工作組還對82人進行抽血,其中22個樣本用于基孔肯雅熱與新冠肺炎檢測,60個標本用于麻疹、風疹檢測。
7月22日晚,研究人員對樣本的初步檢測結果顯示,波貝近期爆發的“怪病”為基孔肯雅熱。
應提的是,柬衛生部國家寄生蟲、昆蟲和瘧疾防治中心主任乍門佐說,柬埔寨最早于1961年發現首例基孔肯雅熱病例,不過此后50年里柬埔寨鮮有出現此病。直到2012年5月,柬埔寨衛生官員曾證實,部分省市近一年時間來已累計報告1500多例基孔肯雅熱病例。
2019年,一名來柬埔寨旅游的同胞丁先生回國后高燒不止,全身肌肉酸痛,前往醫院就診后也被確診為基孔肯雅熱。基孔肯雅熱(Chikungunya Fever,CHIKF)是一種因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導致以發熱、關節痛/關節炎、皮疹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毒性傳染病,主要通過白紋伊蚊、埃及伊蚊叮咬傳播。該病雖然病死率很低,但在蚊媒密度較高地區易形成大規模暴發和流行。基孔肯雅熱潛伏期通常為3~7天,主要癥狀表現為發熱、皮疹及關節疼痛等,主要傳播媒介為蚊蟲,包括埃及伊蚊、白紋伊蚊、非洲伊蚊、三帶喙庫蚊。當媒介蚊蟲叮咬了帶有病毒血癥的病人和猴類后,病毒在蚊體內增殖,再叮咬健康人可傳播該病。
這種病的臨床癥狀與登革熱類似,容易誤診。雖然大部分患者可以痊愈,但目前尚無特效藥,也沒有預防的疫苗。如果治療不及時,常會出現持續性的關節疼痛,個別患者還會留有關節功能受損等后遺癥。對于如何預防感染基孔肯雅熱,首先要控制傳染源,盡量就地治療,以減少傳播機會。患者在病毒血癥期間,應予以防蚊隔離。隔離期為發病后5天。發現疑似和確診病例應及時上報。第二,切斷傳播途徑,病室中應有蚊帳、紗窗、紗門等防蚊設備。消滅蚊蟲和清除蚊蟲孳生地。在基孔肯雅熱流行期間,著裝時要盡量減少皮膚暴露。另外,要保持周邊衛生,清空居住地附近的水池。
目前新冠疫情還未結束,身在柬埔寨的我們除了新冠病毒外還要注意預防登革熱、基孔肯雅熱,如果出現疑似感染癥狀請立即前往就醫,切勿拖延導致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