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產業規模飽和和市場需求日益多樣化的刺激,物流業即將進入“下半場”,從傳統商貿物流向綜合供應鏈管理服務的產業升級正在興起,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傳統的點對點運輸服務已經不能滿足當前行業發展的需要,而現代物流不僅僅負責產品的流通和配送。以物流為基礎的集成一體化供應鏈管理服務體系,包括信息流、商流和資金流的交互,正在逐步顛覆物流業的傳統商業模式,也是物流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所謂的供應鏈管理服務,是指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對供應鏈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進行設計、規劃、控制和優化,將單一、分散的訂單管理、采購執行、報關退稅、物流管理、資金融通、數據管理、貿易商務、結算等進行一體化整合的服務。
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手段在于‘設計、規劃、控制和優化’。企業運用信息技術,對整個服務流程與環節調整重塑,從而達到為客戶提高效率、節約成本,提供更好服務體驗的效果,是新格局下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以制造企業為例,由于制造企業與供應商無法有效地實現信息共享,使得企業在生產、供應、庫存管理上存在的不穩定性。通過供應鏈管理服務,使制造企業與原材料供應商之間的信息共享,并提供一體化的攬收、運輸、線邊倉儲和生產線配送服務,保障原材料供應商及制造企業能夠以較低的原材料庫存滿足生產制造需求。
在消費流通環節,供應鏈管理服務則根據不同用戶的差異化需求,通過更優化的倉網布局、布/補貨策略及路由規劃,在提高服務響應速度的同時實現成本最優。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部分傳統的物流企業已經在向著供應鏈服務商轉變,將從前點對點的運輸服務鏈條延長至整個供應鏈,對供應鏈上的參與者進行統籌協調,使各環節無縫銜接,從而使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四流”更加合理高效運行,最終實現現代供應鏈企業“賦能-降本-獲利”的商業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