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公布的中國經濟數據表現出乎預期,出口在1月份意外表現強勁后,2月份同比驟然下降了18.1%;此外2月份進口增長了10.1%,表現好于預期。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
分析師彼此交換了可能導致數據出現這種表現的原因,其中包括企業在春節假日之前提前發貨以及政府打擊虛報出口貨值行為等。
與此同時,通脹水平依然較低,2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僅上升了2%;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下滑勢頭加劇,同比降幅為2%。
以下是經濟學家的觀點(出于行文需要略作編輯):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2月份出口下滑主要是受到季節性因素而非外部需求的影響。海關官員似乎認可凱投宏觀的這一觀點,他們將近期出口出現波動歸咎于春節假日帶來的季節性影響。把今年前兩個月的數據放在一起來看有助于減輕春節日期變動給數據帶來的干擾,從中可以看出和一年前相比,出口基本沒有什么變化。但這也具有誤導性,因為去年年初的出口數據受到虛報出口貨值影響而被夸大,尤其是對香港和臺灣的出口。撇開虛報出口貨值這一因素,出口繼續維持相對較為平穩的增長勢頭。
摩根大通(J.P. Morgan)經濟學家朱海濱:今年前兩個月貿易數據的大幅波動可能主要是受到季節性因素的干擾。去年中國的出口一直維持穩定增長的勢頭,這表明當前全球經濟的回升令中國出口業受益。1月份出口增長似乎反映出春節之前制造企業提前發貨的影響(今年春節假日在1月30日至2月6日之間),而2月份出口顯著下滑則反映出假日帶來的影響。同樣,3月份出口數據可能會有較為顯著的回升。
蘇格蘭皇家銀行(RBS)經濟學家高路易(Louis Kuijs)和Tiffany Qiu:2月下半月推動虛報出口貨值的因素大大減少,因為人民幣開始貶值,而國內市場利率下降。實際上,2月下半月可能出現了低報出口貨值的情況,這主要為是為了便于資本流出。假設2月份總體來說沒有虛報出口貨值的問題,那么按照蘇格蘭皇家銀行的估計,基本出口降幅應該比公布的數據縮窄7個百分點。在潛在動能方面,隨著全球需求逐步回升,預計2014年中國的出口增速繼續會有良好表現。
巴克萊(Barclays)經濟學家常建:2月份PPI降至15個月低點,這令人感到擔憂,其中采礦業和原材料價格走勢全面疲軟。除了采礦業,鋼鐵、煤炭等產能過剩行業的價格也進一步下降。與此同時,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也是造成中國PPI下降的原因之一。巴克萊將中國2014年的CPI升幅預期降至2.7%,并認為通脹水平較低的情況下,中國央行將采取寬松的政策立場。
匯豐(HSBC)經濟學家馬曉萍和屈宏斌:PPI已連續兩年位于通縮區域,2月份PPI進一步下降表明工業需求狀況依然疲軟。從匯豐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和官方PMI的下降可以看出,企業在繼續削減庫存。匯豐預計1月份和2月份的工業增加值有所放緩(數據將于3月13日公布)。由于通脹壓力依然較小,中國政府未來可以靈活運用政策工具避免經濟大幅放緩、保持經濟穩定。